新型止嘔藥 - 助肺癌病人預防化療後作嘔作悶


原文刊載於AM730 (2020年6月9日)

潘明駿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Dr Darren POON Ming Chun Honorary Consultant in Clinical Oncology

潘明駿醫生

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
MBChB (CUHK), FRCR, FHKCR, FHKAM (Radiology)

新型止嘔藥 - 助肺癌病人預防化療後作嘔作悶 潘明駿醫生 腫瘤 癌症 肺癌 化療 副作用

肺癌一直是本港的頭號癌症殺手,亦是男性第二常見、女性第三常見的癌症,單在2017年便有5178宗新症及3890宗死亡個案。早期肺癌病人未必有明顯不適,較後期就可能出現一些呼吸道症狀,如呼吸困難、咳嗽及胸痛等,以及骨骼、腹痛及頭痛等癌症轉移症狀。吸煙、二手煙及空氣污染等可誘發肺部病變,但更多肺癌並沒有特別成因,例如沒有吸煙習慣的年輕女性都有機會患上肺癌。

黃女士(假名)就是其中之一。她確診時已經較晚期,無法採用手術作根治性治療,又因為沒有基因突變而不適合使用標靶治療,故此選擇以化療控制病情。肺癌的一線化療通常以兩種藥物作組合治療,其中的鉑金類(Platinum)藥物卻常見可引起作嘔作悶的副作用。

嘔吐噁心可影響病人身心
養和醫院臨床腫瘤科名譽顧問醫生潘明駿指出,臨床經驗顯示近半數接受鉑金類化療的肺癌病人,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作嘔作悶,因此及早預防和處理這類化療引起的噁心與嘔吐(chemotherapy-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,CINV)十分重要。

「CINV可帶來深遠影響,帶來的心理陰影可嚴重打擊病人接受治療的意志及對治療的承受力,有些人嗅到醫院的氣味已經想嘔,遑論要他們繼續治療。」潘醫生表示,持續嘔吐更可損害病人的營養攝取及抵抗力,甚至影響腎功能,所以不能忽視。

以黃女士為例,縱使已獲處方常用的止嘔藥,但治療後仍出現嚴重的CINV,每隔三至四小時便會嘔吐大作,持續兩三天才消退。劇烈的嘔吐不但令她出現缺水而影響腎功能,更使她萌生放棄治療的念頭。

潘醫生說,醫生當然不想見到病人放棄治療,除了給予鼓勵之外,亦為其改用更強力的新型止嘔藥物,希望能控制嘔吐的問題。轉藥後病人的CINV大有改善,沒再出現嘔吐,只間中有輕微噁心,腎功能亦因CINV受控而恢復正常。

預防”第一次”是控制CINV的關鍵
「止嘔對病人十分重要,可以幫助他們持續接受治療,以及提升對治療的承受能力。」潘醫生認為,要避免病人因嘔吐而形成心理陰影,重點在於預防首次嘔吐的出現,因此對於一些較高機會出現CINV的病人,傾向處方較強效的止嘔藥物,以預防嘔吐噁心出現,若待嘔吐出現後才用藥則可能已太遲。另外,有需要時也會為病人進行心理輔導,幫助解開因為嘔吐而起的心理包伏。

他又稱,以往病人可能要服用多種藥物去處理CINV,如5HT3拮抗劑及NK1拮抗劑,並且要在治療前及治療後都要持續使用數天以取得療效。至於新型止嘔藥則已含有5HT3及NK1拮抗劑,只需於治療前口服一粒,可避免患者回家後忘記服藥。

除了使用止嘔藥物外,醫生亦建議病人採取非藥物的預防措施,包括飲食保持清淡,少吃刺激性食物及多些飲水,並要保持心境開朗和多休息,都對預防CINV有幫助。

配稿:
拆解化療與嘔吐的迷思
迷思1:化療一定會引起CINV?
潘醫生:不是人人都會出現CINV,要視乎藥物的種類和病人的狀況而定。有些化療藥物如鉑金類及部分乳癌藥物有較易產生CINV,其次若病人有風險因素,例如女性、易暈車浪、情緒低落及身體虛弱等,也有較大機會出現作嘔作悶的情況。

迷思2:接受治療後沒有出現CINV等於治療無效用?
潘醫生:有些病人會因為治療後身體沒有作嘔作悶等異常反應,於是懷疑藥物的效用。其實現代的腫瘤治療,不但著重更好控制病情,也追求愈少副作用,從而提升病人的生活質素,以及提高病人對治療的承受能力,故此病人不要因為沒有出現副作用就以為治療無效。

迷思3:不吃飽便可以預防CINV?
潘醫生:治療前日不宜吃得太飽,有助減少一旦出現嘔吐時令症狀加劇。完成治療後便可以正常飲食,應避免進食刺激或引起腸胃不適的食物便可,飲食宜保持清淡及要多喝水。